首页 > 企业 > 正文

江苏芯片发展历程

2019-10-28 10:03:28 来源: 阅读:1
评论(0 收藏(0

今天要谈的是江苏省。江苏省简称“苏”,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2018年GDP突破9万亿,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今年可望突破10万亿。

同时江苏省也是我国传统的集成电路大省,由于地域宽广和传统电子行业的优势,形成了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2018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过1900亿元,占到全国30%,排名全国第一;封测产产值突破1000亿元,占有全国半壁江山;晶圆制造业产值占到全国16%。

要谈江苏的集成电路产业,就不得不提无锡。做为南方微电子基地和908工程承担基地,无锡市撑起了江苏省的半壁江山,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是继上海之后我国第二个超越1000亿元的城市。根据2019年8月芯思想研究院(ChipInsights)发布的《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城市排行榜》,江苏在排行榜前15名中占有四席,分别是无锡、苏州、南通、南京,其中无锡、苏州、南通都进入前十。

江苏芯片发展历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2015年江苏省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做大集成电路制造业。抓住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布局调整机遇,支持先进生产线的引进和建设。突出特色工艺能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基地。大力发展模拟及数模混合电路、微机电系统(MEMS)、高压电路、射频微波电路等特色专用工艺生产线。增强芯片制造综合能力,以工艺能力提升带动设计水平提升,以生产线建设带动关键设备和材料配套发展。在政策推动下,江苏全省各地掀起了集成电路制造项目的建设高潮,南京、无锡老牌基地自不必说,就连苏北三线城市淮安都卯足了劲,一出手就是三个项目,好像要和苏南叫擂台。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回顾一下江苏的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发展的历程。

一、无锡:再造国家队

1、742厂到华晶

要说江苏省造芯的历史就不得不说742厂。现在无锡市仍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布局中的一个重要战略基地,这与742厂时期打下的底子有很大的关系。

742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1960年,江苏无锡一条叫棉花巷的小巷中诞生了一家名叫“江南无线电器材厂”的二极管工厂。1963年1月1日,江南无线电器材厂归属国家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十管理总局(后为四机部,现在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厂代号为“国营第742厂”。

1968年底,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的号召,经国防工业军管小组批准作为试点,将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与国营742厂合并,国营742厂也从棉花巷搬到了大王基(现在华润微电子所在地),742厂开始承担新型半导体工艺设备的研究、试制和生产任务。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时任742厂二车间副主任、党支部书记的于燮康回忆道, 当时工厂每个技术员都担负一个生产或试制产品的任务,时值3DG19高频小功率三极管,3DK7、K2开关三极管和3DA5大功率管逐步投入正常生产,各种硅高频大功率低躁声、硅高速开关和各种数字场效应集成电路等20几个品种先后投入生产试制。工厂能力的积聚,为后来承担引进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7年,我国第一条从日本东芝成建制引进的彩色电视机用双极线性集成电路生产线定点在742厂。项目投资2.7亿元(约合6600万美元),建设目标是月产能10000片3英寸5微米,年设计产能是2648万块集成电路,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当时大量引进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各彩电生产厂进行元器件配套。1982年10月项目后工序通线投产,1984年前工序通线投产。到1987年,742厂的生产量超过3000万块,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0%,成为当时我国技术先进、规模最大、具有工业化大生产的专业化工厂。

1983年5月15日,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全国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规划会议。针对当时多头引进、重复布点的情况,提出“治散治乱”,集成电路要“建立南北两个基地和一个点”的发展战略,南方基地主要指上海、江苏和浙江,北方基地主要指北京、天津和沈阳,一个点指西安,主要为航天配套。

“南方微电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微电子工程”落户742厂。电子工业部认为要发挥742厂的大生产线经验、发挥24所的技术能力,实现强强联合,组建“无锡微电子科研生产联合体”,为此从24所调部分人员到无锡成立24所分所,担负无锡微电子研究中心的职责,同时引进建设3微米技术MOS生产线,尽快掌握2-3微米工艺大生产技术。1985年联合体注册成立“无锡微电子联合公司”;1988年8月8日在无锡微电子联合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从此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一个响亮的名字“华晶”诞生了!1990年11月,MOS生产线开工建设;1994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生产,生产技术能力从3英寸5微米提高到5英寸3微米。

同时在此期间,1986年3月研制出2.5um、集成13万个元件的64K DRAM,这是我国第一块64K DRAM;1993年制造出中国第一块256K DRAM;科研中心从1988年到1992年开发新产品多达108种,极大的促进了华晶的发展。

2、“908”工程

无锡微电子工程5英寸3um开工时,已经落后国后很多,主要原因是小于1.5微米的电路受“巴统”限制。当时海外0.6微米已经开始批量生产,0.35微米已经研发成功。建立植根于国内并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集成电路产业是时代的重任,更是国家的需要。

于是1990年8月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了关于集成电路“908”工程建设计划;1990年12月15日,中央政治局听取机械电子工业部汇报,同意实施908工程,中央财政投资20多亿元,地方配套7亿元,目标是在无锡华晶建成一条月产2万片、6英寸、0.8-1微米的芯片生产线。由于各方效率的问题,直到1995年才和AT&T达成协议,到1998年在华晶建成一条月产1.2万片6英寸0.8-1.2微米的芯片生产线。由于此时新组建的电子工业部提出要实施“909”工程,建设一条月产8英寸0.5微米的芯片生产线,国家人力、物力、财力开始向“909”工程倾斜,导致“908”工程处境非常尴尬。1998年1月18日“908”工程通过对外合同验收。但由于审批时间过长,“908”工程从开始立项到真正投产历时7年之久,及至建成投产时,技术水平已大大落后于国际主流技术,月产能也仅800片左右。

1998年华晶与上华合作生产MOS电路签约定,华晶开始为上华公司提供加工业务,从此翻开了我国的Foundry时代。

也许提及“908”工程,让人更多的感到的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痛。这项国家级工程的结果是所有人不希望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华晶为集成电路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可以说华晶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黄埔军校”。据悉,从华晶走出去的在其他公司或政府部门曾经担任过主要领导、骨干的人数不下500人,目前仍然有300余位“华晶人”继续奋斗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重要关键岗位上。

除了培养人才外,由于“908”工程的落地实施,集成电路与相关配套产业在无锡快速发展,在集成电路设计业、封装测试业、设备材料业等多个领域,打造出了先发优势。


推荐阅读:叶紫